邮箱:admin@youweb.com
手机:13800000000
电话:400-123-4567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发布时间:2023-03-12 21:34:06 人气:
欧宝app这是一家宁波的企业(哈哈,第一次研究本地企业),借力物联网(NB-Iot智慧水表),连续2年营收高速增长,但通过对其所在行业的了解和分析,发现从“好生意”的角度来看,并不算特别好,先说一下我个人对行业的分析结论吧:
①19年国内市场规模大概在110亿左右,2020年~2022年可以保持10%的增速,预计2020年会到达顶峰;
③需求量减少一半后,销售额规模是否会同比减少,重点在于智能水表的渗透率是否提升,智慧水表的单价是机械水表的5倍,如果渗透率可以以每年6%的速度提升,那整体销售规模可以维持在100亿左右;
④所以从行业空间和潜力来看,100亿的市场算大行业,只是增长潜力相对有限,且3年后会如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规模可能会大幅减少;
⑤虽然行业的发展潜力有限,但如果竞争格局好的话,龙头份额可以不断提高,那也可以,但可惜水表行业的竞争格局也不算特别好;
⑥水表行业内公司众多,都是轻资产型,进入门槛没那么高,CR3的份额也不超过30%,三家公司份额差异不大,没有绝对的龙头,所以即使未来市场集中度提高,也不会是一家公司独享份额提升;
⑦总结来说,如果是看3年,我觉得这个行业还可以,同时有规模提升和集中度提升的双重加持,但是3年后的情况,不确定性太高;
注:以上结论来源于对公司招股书、券商研报、网上资料分析所得,带有满满的个人主观意识,所以很可能就是错的,欢迎指正。
【首发于公号:投资路上的追梦人,排版好阅读轻松,欢迎关注,未来文章会第一时间分享在上面】
从2019年的收入与利润构成可以看到,公司的主营业务围绕水表展开,从创立(1958年)至今始终在水表这个领域发展。水表,看起来似乎是不怎么性感的产品,但公司在19年却创造了13.71亿的营收、2.12亿的净利润,净利润率15.49%。15.49%的净利率是什么水平呢,按照证监会的分类,制造业下有2500家企业,15.49%的净利率可以排到前500名,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苦逼的行业。
从下表可以看到,公司在14~17年业绩没有什么增长,但18~19年连续两年却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那未来三年是否可以保持25%的增速?(25%的复合增速,三年就是一倍,业绩翻一倍股价也有机会增长一倍,符合我自己的选股条件)要知道未来能不能,首先要弄清楚过去的增长是为什么,是内生增长还是外延并购?是政策红利吗?是产品上有了重大突破吗?市场规模有多大,公司的天花板有多高?行业内的竞争情况又是如何?这些都是后续要分析的。
产业阶段来看,水表产业已经走过了100多年,产品也从全机械结构形式逐步发展到机械,智能1.0,智能2.0等多门类,多功能计量产品共存的时代;目前来说,机械表生产和应用工艺已经成熟,市场格局和价格也已进入相对稳定的低位区间;
智能表1.0(传统机械计量+通信模块)由于新通信技术的加成,正加速其渗透/替代进程,是放量的产品;智能表2.0(非机械计量,电子水表),由于性价比暂不具备优势,目前处于试验导入期;
2010年至2016年,国内水表产量年均增长9.3%,其中普通水表年均增长7.3%,智能水表年均增长21.2%;国内水表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9.8%,其中普通水表年均增长6.9%,智能水表年均增长21.5%。
根据公司招股书资料,2016年国内水表市场规模约77亿,其中智能水表45亿。而根据智研咨询的测算,18年的水表规模大概在100亿。19年行业内三家公司(宁水集团新天科技三川智慧)的营收增长都在30%以上,龙头企业增速一般为行业平均增速的一倍,猜测整个行业的增长不会超过20%,19年水表市场规模大概在110~120亿。
目前我国存量计量表主要以普通机械式计量表为主,其次是IC卡智能表,虽然IC卡智能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抄表难的问题,但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对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运营的需求。近几年,物联网智能表发展迅猛,未来,物联网智能表将逐步替代IC卡智能表及传统的机械表。
物联网智能表中主流的将是NB-Iot智慧水表,NB-IoT,全称为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也称窄带物联网,是由3GPP组织开发的为大范围蜂窝网与设备服务的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广播技术。其诞生于2014年5月华为和Vodafone共同提出的NB-M2M技术,而后进化为NB-CIoT;2015年7月,Nokia、Ericsson、Intel提出了NB-LTE技术,随后3GPP在上述两者之上着手制定标准,并在2016年7月确定标准,至此NB-IoT正式形成。
字比较小,可能看不清,反正简单来说NB-Iot智慧水表是未来的主流,国家在大力推进,外部的配套设施也搭建到位。
未来市场空间主要由存量市场(“一户一表”政策带来的水表保有量增加及旧表更换)和增加市场(每年新增竣工住宅市场)。根据宁水集团及券商机构测算,未来三年(2020~2022年)的市场规模为151亿/年,主要增长来自于“一户一表”政策带来的保有量增加。
上图是我自己的测算结果(相对券商机构的测算更加保守),预计2020~2022年行业规模将维持10%左右的增速,但其中有一个关键变量因子确定性不足,就是智能水表渗透率。相比于智能电表90%的渗透率和智能燃气表80%的渗透率,智能水表19年的渗透率仅30%是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的。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渗透率提升非常缓慢呢?也是有多方面原因,比如水表下游客户更加分散,全国有三千余家水务公司;比如水表的安装环境更加复杂对产品要求更高;但最重要的应该还是价格原因,相比于智能气表和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目前的价格高出不少。但随着其中芯片与模组规模增大,价格不断下行,智能水表的价格也会逐渐下调。
水表制造行业对原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量占上业产量比重相对较低,因此水表制造业所需的大多数原材料都可以获得充足的供应,从而使得对上游的议价能力更高,应付账款周期更长。而下游客户虽然非常分散,但是都是事业政府单位,同时需要安装完成后才能结算货款(智能水表的安装周期会更长),一般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所以对于下游的客户议价能力较弱,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
目前水表行业集中度低(CR3的份额不超过30%),行业内公司主要包含4类,如下图:
3.2、行业内集中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天花板有多高?
上市公司中含水表业务的公司一共有4家,其中营收规模最大的三家依次是宁水集团三川智慧新天科技,下图是我统计的过去几年CR3份额的变化情况。
从上面来张图的数据来看,19年以前,市场集中度反而是在降低的,个人觉得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供应端:生产企业众多,普通的机械水表和传统智能表的进入门槛应该不高;需求端:全国有3000余家供水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而19年的份额提升较高,主要是因为NB-Iot智慧水表,说明NB-Iot智慧水表市场具备一定的技术门槛,不是所有的水表公司都可以做。
从实际招标情况来看,高端NB表竞标已基本成为三家上市公司的舞台。以4月公告的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民用供水业务分离移交维修改造工程智能水表采购项目为例,新天、宁水、三川各自中标了其中的一个标段,已无中小企业表现的空间。
未来行业集中度是否会大幅提高,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对这个我不确定,虽然在NB-Iot智慧水表领域表现出一定的技术门槛和安装售后服务门槛,但是对这个不是很懂,不清楚未来其他的水表公司是否有能力跟进,至少目前来说也不是三家公司完全垄断的局面,只是三家准备时间充分,所以在19年需求爆发的时候获得了更大的份额。
上篇关于行业的部分就结束啦,如果想提前看下篇公司分析和估值分析部分,可以移驾公号(投资路上的追梦人)提前看哦,雪球上过几天也会发哈。
风险提示:雪球里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
相关推荐